标王 热搜: 烧烤  创业投资  餐饮  家居  创业项目  互联网创业  智能  创业赚钱项目  企业管理  小程序创业模式 
 
瓷爱品牌招商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创业资讯 » 经营管理 » 企业营销 » 正文

22018年新推广的四个关键字: 场景、IP、社群、传播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5-02-18  作者:365加盟网  浏览次数:575
核心提示:什么是新推广?简单理解,可以对标4家企业。...

什么是新推广?简单理解,可以对标4家企业。

小茗同学、茶,这两个所属的是传统企业;江菜鸟、消时乐,这两个是新兴企业。

它们系统地实践了新推广,尤其是江菜鸟。

还可以用4个关键字理解,分别是场景IP社群传播。

场景是商品逻辑,IP是品牌逻辑,社群是顾客关系逻辑,传播是推广逻辑。

还可以用一句话概括:4P皆传播。

或者用四句话解析:商品就是IP;所有接触点都是传播点;所有推广活动都有传播价值;传播是推广的灵魂。

先把定义提出来,有个框架,再细细解析。

新体系提出来,先不要挑问题,要看主体是不是合理。

挑问题,孩子生出来就不该养大。

场景先举两个例子。

小罐茶2017年很热门,10多亿元销售额,一举进入第一阵地。

假如不是受产能限制,销售量会更大。

有老茶人不服,不就是换个小包装吗?其实,他们根本不知道小罐茶的商品逻辑。

那就是它发现了一个新的场景外出旅游如何便捷喝茶。

小罐茶的老板杜国楹是个茶友,出差带茶不便捷,所以他就要解决这个问题。

一罐茶就是一泡,这是一个特殊的场景,也是一个量非常大的场景。

再说江菜鸟。

有人说江菜鸟的酒质有问题,其实老板特别看重品质,只不过他们不知道江菜鸟的场景。

小聚、小饮、小时刻、小心情,这是江菜鸟发现的新场景。

所以,江菜鸟提供的是新生代场景解决方法。

有个群友在群里说:传统白酒,海喝;江菜鸟,嗨喝。

挺传神,场景确实不同。

江菜鸟的三款主要商品都是围绕场景来提供解决方法的。

譬如说,四斤装的拾人饮,二十五度酒,这就是一个团建酒。

团建也是一个场景。

网络企业包含阿里有一个特征就是团建必喝酒,喝酒了才可以打开心扉。

这个酒最早也是三只松鼠原来定制的,这次消时乐到江菜鸟也定制了团建酒。

团建酒还细分了四个分场景:召唤、齐心、必胜、庆祝时刻。

目前回过头看,不少品牌的成功可以用场景讲解。

譬如雀巢和麦氏咖啡,同期进入中国,最初势头都很好。

但雀巢发现了两个要紧的咖啡消费场景:一是礼品,二是茶歇时间。

尤其是茶歇时间,雀巢已经成了标准配置。

中国没咖啡文化,不像西方到处是咖啡,但可以占领特殊的场景。

礼品装和小袋装雀巢,就是基于场景的商品逻辑。

近期一个老板跟我讲,由于网络产生了不少新的消费场景,场景把消费分流了。

为何GDP没下滑,你的销售量下滑了?由于场景愈加多。

所以,这个老板就用新场景的原理去发现新的市场机会。

为何说场景是商品逻辑呢?就是商品要有场景强关联。

吴声在《场景革命》里有如此两句话:这是一个所有人的小年代组成的大年代,时尚愈加网格化。

一个引燃场景对于另外特点的社群可能意味着无感、漠然、可忽视。

从心智角度讲,商品逻辑就是占领场景的心智,打造场景强关联。

从体验角度讲,体验只有放在特定的场景中才是协调的,才是有感觉的。

体验离开场景,这种泛体验或者在什么地方都能体验的事就没有。

有两个商品,虽然过去讲是定位成功,其实从场景讲更合理。

譬如王老吉,就与火锅这个场景打造了强关联。

红牛也与长途开车打造了强关联。

这都是场景。

在 KTV 这种场景,就出现了锐澳鸡尾酒。

在新生代消费场景,就出现了江菜鸟。

油腻的中年男性追求酒体的复杂,新生代追求酒体的简单,这两个场景互不理解,也不可以用一个场景的需要否定另一个场景。

场景就是时空+心智。

时空,就是什么时间,什么地址;心智就是强关系。

占领场景,就是占领心智。

IPIP 的原意是常识产权,我更倾向于把它称为自主传播能量。

之前一直有个感觉,就是品牌将来或许会消失,被IP替代。

目前已经有这个趋势了。

比如伊利、统1、娃哈哈已经变成一个平台背书,每一款商品都是一个品牌。

当然,不是所有商品都可以成为IP 。

IP可能是一个人,譬如说马云;也会是一款商品,譬如说巴奴火锅的毛肚;也会是一项服务,譬如说海底捞的服务;也会是一个企业,譬如说江菜鸟。

江菜鸟的陶总说过一句话:商品出来了,剧本就出来了;剧本出来了,IP 就来了。

这个剧本和原来的品牌定义不同。

传统品牌是打造在重复传播上的记忆。

譬如,十年前就有老板说,品牌就是每年花2个亿,让买家记住一句话。

IP 的剧本是什么呢?剧本是有自主传播能量的。

那样,如何把商品做成一个 IP?方刚老师在群里有一句话:不少老板说,我的商品非常不错啊,为何卖不动呢?好商品不可以,好商品需要成为 IP 。

那样好商品如何能成为 IP?第一,老板就得是首席商品官,是商品经理。

为何老板要成为商品经理?老板看重什么,资源就汇集到哪儿。

商品成为 IP,要舍得浪费。

江菜鸟的陶总说,品质提升20%要敢于花200%的钱。

巴奴火锅的杜中兵说,他做一款商品用了9个月,其他人都要舍弃了,他没舍弃,最后做成功了。

什么是舍得浪费?就是先不计本钱把好商品稳定开发出来,然后再考虑如何降本钱的事。

商品成为 IP 了,当然也有增值空间,也不怕本钱高。

IP化的商品,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不求所有人叫好,但肯定有人把它当第一选择。

有人当第一选择,有人反感,这非常正常。

最怕的是第二选择、第三选择,这好似谈恋爱时候的备胎 。

如何检验一款商品是否 IP?信息互联年代有一个指数,叫微信指数。

查一查微信指数就了解了。

没自主传播,当然不是IP。

大家对广告唯恐避之不及,IP则是自主传播。

IP就是就算不烧钱,也有人在网络上替你传播。

社群为何要讲社群呢?由于信息互联年代,社群是人际关系的链接器。

社群主如果指社会化媒体,像微信、QQ、博客、微博等都是这些。

我把微信分为三类:一是工作群,内部的管理型工作群,这是封闭的;二是社交群,以人为链接器;三是商业粉群,以商品为链接器。

社群在商业里面的逻辑是什么呢?我觉得是顾客关系逻辑。

过去的顾客关系,可能有大顾客、有重点顾客之分。

但目前由于社群的链接,把买家重新分层了。

譬如大家有些叫建议领袖(KOL),有些叫粉,他可能不止是你的买家,他甚至是你整个商业逻辑的传播者,商业逻辑里的一环,甚至是商业里的生产者(如用户原创内容UGC)。

丁丁老师粉工场的粉,就是一个如此的商业群,围绕粉这个话题打造起来的。

我的群就只谈推广,也可以称为商业群。

常常看到某人因在群里发个商业广告被踢出去了。

这就是社交群里有商业行为,当然不被允许,但商业群就允许,由于目的非常明确,就是围绕某个商业行为,譬如商品打造的粉群。

社群真的达成了人以群分。

买家与厂家的关系也被第三细分,不再是大顾客、小顾客,譬如有些是KOL ,可能只不过传播者,不是买家;有些参与 UGC ,成为内容生产者。

有人跟我讲,消时乐这么火,仿佛只不过在上层,买家层面不火呀!我说这正是对社群最好的应用。

大家所见的传播引燃都有偶然性,不可复制。

但定向传播是可以复制的,譬如,招商的传播,就只不过商家群体。

再譬如,做某一个县级市场,为何要让全国看见?你不是买家,为何要叫你了解?这都是过去散弹打鸟式传播留下的痕迹。

通过社群,向特定的人群、特定的地区传播,这正是社群的价值所在。

传播本部分内容,将来再单独讨论。

新推广的四个关键字,以前可能都了解,但形成体系,找到底层逻辑,并且可以形成套路,才可以学习、推广。

 
关键词: 营销策划
 
[ 创业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 
推荐图文
推荐创业资讯
点击排行
中国加盟网 - 品牌创业加盟,创业加盟找项目,最新招商加盟项目,创业项目加盟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