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TM机过去由于便捷快捷,24小时服务等特征,被广大持卡人所接纳。
但目前伴随支付宝和微信等第三方支付的渐渐攻陷,外出只带手机,不带现金成为大部分人的最新选择,所以ATM机就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,不少提供取现、转账的ATM机正在慢慢淡出舞台。
目前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大商场和购物中心,在付款的时候,大家早早就打开了微信和支付宝的付款功能,排着长队在那里等着付款。
有合适因为商场信号不好,员工冲着结账的队伍说:付现金不需要排队,但在电子支付的窗口依旧有不少人排着队。
而商场里不少供客户取现的ATM机都已经被悄声无息地搬走了。
据一些银行的员工透露,一台ATM在一些大商场租金要上万,在以前还有买卖量和手续费等收入,但目前机器流水达不到,不少都被撤走了。
在2008年的时候,ATM机的业务是最好的,那时候经济形势最好,又由于北京举办奥运会,很多外国人来华都比较习惯用ATM机,国内的城市居民也慢慢同意自助取款的途径,它拥有服务本钱低、服务时间长、服务效率高、服务差错率少等优势,所以那几年ATM机的需要量都比较大,尤其是商场、写字楼、医院、学校、尤其是地铁、火车站和飞机场这类职员密集的交通场合。
在几年前银行还在大量量地向市场投放ATM机等各类自助设施,积极塑造智能银行,但现在移动支付几乎将它们彻底覆盖和代替。
在以前各大银行布置ATM机是为知道决顾客没现金但又没办法刷卡的需要,主要做现金买卖服务业务。
但目前银行通过技术更新,顾客再不刷卡的状况下也可以完成业务,像转账和小额支付等需要,手机银行的APP就能做到,可以取钱也可以扫描二维码支付。
现在银行对小商户提供刷卡和微信二维码支付,买家用手机扫一扫都可以支付,省去了中间取现的环节。
现在银行把重点放在了移动互联上面,培育顾客用电子途径的用法习惯,因为电子途径顾客活跃度和忠诚度提高,手机银行的业务量也迅速增长。
ATM机虽然用率降低,但在近几年还是不会彻底消失,由于一些老年人会频繁用它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