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业不止掌声和筹资,还有孤独与悲凉。
2017年初,李孔明舍弃了自己创办快3年的公司。
当时阴历新年将至,他暂时离开繁华而拥挤的北京,回到了我们的吉林老家。
而习惯了一个人扛的他,只能一个人承受自己估值过近4000万元的努力,从被聚光灯、筹资和财务数据筑起的高台上坠落。
爸爸妈妈一步之遥,却无人倾诉。
3年前,北京三里屯SOHO,一间在7层的办公室,李孔明在这里开始了我们的创业。
不久之后,在一次创业大赛上,他的公司追盟拿到了全国第2名的成绩,获得徐小平、曾李青、昆仑万维与国金资本的千万元天使投资。
1年半之后,在资本寒冬里,追盟的Termsheet(投资条约清单)被投资方毁约,公司迫于转型。
转型初期,成绩不俗,但亮眼的运营数据没能跑太久。
又过了1年,在增长乏力,技术瓶颈很难解决的状况下,李孔明让公司停止了运营。
失败远比赞誉来得震惊。
做过211院校的学生会主席,全球第二大的移动广告公司中国区销售总监的李孔明,面对失败时的承受力显然是一块弱点。
上千万元筹资之后,是努力挽救公司而不能,项目停摆后不久,李孔明患上了轻度的抑郁症,凌晨三四点依旧在失败的焦虑中没办法入睡。
复盘,成了李孔明脑子里天天的主旋律。
创业1个月 公司流水10万美金2009年,李孔明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不久,创办了一个O2O项目,帮助零售店与商超开发专用的App,市场同意度不高,却吸引了力美开创者舒义的注意。
舒义回收了他的项目,把李孔明也收编进来,让他负责力美的移动广告平台。
在力美期间,李孔明调查并同CEO确定了引入tapjoy的积分墙模式商品,并且负责积分墙的整体运营和销售工作。
与力美进行广告投放合作的游戏商品,单日产生激活量突破10万+,单日收入达到50万,峰值单日广告请求数目突破500万。
在力美的这段历程,李孔明接触到不少国外企业的经营模式。
他之后跳槽到InMobi,一家与谷歌的AdMob并驾齐驱的全球第二大移动广告平台,担任全球推广部门中国区销售总监的职位。
每月在全球165个国家可触达7.59亿的活跃用户,InMobi让李孔明接触到不少全球化的移动互联网营销。
没办法想象一个手游在全球有那样大的下载量,那样大的收入,李孔明回忆到。
李孔明在加入初期前往InMobi坐落于班加罗尔的总部学习了5个月,回到北京后,他迫不及待地筹备创业。
5个月的学习过程中,李孔明结识了来自全球其他国家的同事。
这让他发现,各国的移动市场各有差异,但通过广告平台能形成资源的对接。
同时,国内公司迎来了一轮出海的小热潮,猎豹、APUS等公司在国外的成功,也让IGG、智明星通、Tap4Fun等出海的操盘手脱颖而出。
2014年3月,李孔明在工体北路的三里屯SOHO租下一间办公室,与团队一块走上了创业这条并不平坦的路途。
他们给公司取名字叫追盟,而公司帮助手游做国外推广和发行的项目叫做Dreamobi。
因为对国外市场的熟知,Dreamobi团队只用1个月就完成了平台的搭建。
到了4月份,Dreamobi参加了一场国内顶级的创业大赛,拿到全国第2名的成绩,进入不少投资机构的视线。
在与真格的游戏投资人吴旦交谈时,Dreamobi已经有了七八个顾客,月流水接近10万美金。
非常快,Dreamobi拿到了真格基金、曾李青、昆仑万维与国金资本的120万美金天使投资。
在出海服务的风口上 未必能飞得更高受益于李孔明和团队对国外市场的理解和资源,Dreamobi的新拓展的顾客数目也较为可观,但伴随顾客愈加多,Dreamobi自己的问题也渐渐显现。
Dreamobi这种提供出海服务的公司,其顾客需要是在全球范围内,以适当的价格获得到优质的顾客。
因此,能否提供足够多的流量,能否把价格做得足够低,提供的流量与顾客商品的目的用户是不是匹配,成为衡量一家出海服务公司非常重要的3点标准。
而Dreamobi作为一个初创项目,各方面的的积累都不如成熟期的公司。
Dreamobi的流量盘子不如多盟如此成熟型企业的大,数据的标签化工作,漏斗工具也很难在短期内获得突破,致使在与一些大公司合作时,不能满足其需要。
中手机游戏的一位高管是我很要好朋友,他已经跟我说过,可以对合作给出尽量的支持,但我从始至终没跟他开口,李孔明不禁感叹到,他给了我非常明确的需要,而大家自己做了评估后,觉得没方法满足他。
认识到项目的弱点之后,Dreamobi团队也在积极求变。
Dreamobi在运营过程中会和海外一些优质的项目合作,这类项目以原生视频广告的形式帮顾客获得流量。
当时原生视频广告的形式刚刚出现,Dreamobi与其合作后发目前北美区域的成效很好。
于是李孔明和团队决定转型做原生广告,用这种形式进一步拓展市场。
进行一些评估后,Dreamobi团队中止掉此前的业务,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来开发原生视频广告平台。
平台搭建完成后,Dreamobi在关系较好的顾客中做了小范围测试,也获得了很好的成效。
因为之前项目最大的问题在于流量不足,Dreamobi在找到新方向后,决定下重注,以两三百万元的代价加码在原生广告上,签下一批视频媒体平台,让这类媒体嵌入Dreamobi的SDK,来展示原生广告。
为了迅速推进从而抢占市场,Dreamobi以预付款的形式从其他友商手中抢下一批视频媒体,收成了很多的流量,但如此也直接致使了资金吃紧。
同时,产生一个点击后,怎么样设置步骤来一步步引导用户,Dreamobi做得也差强人意。
于是追盟在2015年十月份开启了新一轮的筹资。
当时追盟需要的资金并非太多,此前的运营数据也还比较可观,非常快拿到了投资方的TermSheet。
不幸的是,当时正处于资本寒冬中,半个多月后,追盟的TS被毁,再度寻求筹资时,已经到了11月底,李孔明和他的合作伙伴发现,筹资窗口已经慢慢在关闭了,而企业的大多数资金已经被用作预付款。
筹资失败是Dreamobi很难运营下去的直接缘由,但深层次是什么原因在于,不少事情没做对,李孔明谈到,譬如,大家在做预付款签媒体的时候,其实可以不需要那样激进,虽然不付预付款会抢不到媒体资源,但大家可以先进行小规模测试,两三百万的预付,对创业公司来讲是不够小心的,创业公司做错一些事也非常正常,而一系列的失误会致使最后的失败。
与Dreamobi业务相近的多盟是广告行业为数不多跑出来的公司之一,而多盟起步时,赶上互联网+刚开始的红利期,被需要推上了舞台。
而Dreamobi尝试用原生广告来做广告时,需要更多的投入来让媒体同意这种新的形式,毕竟新的适配等工作也需要动力和本钱。
对创业公司来讲,在自己资源有限的状况下,非常可能很难谈下合作,或者在谈下之后,被友商以更多的资源抢走合伙人。
所以,合理地借助资源,与推进项目的步伐非常重要。
转型跨境电子商务 却输在创业初心上在筹资失败后,Dreamobi的广告业务很难继续,而公司上一轮的筹资还有数十万剩余,急于翻盘的李孔明选择让公司转型,面向俄罗斯、巴西做C2C模式的跨境电子商务。
俄罗斯没轻工业,中俄边境不少小商贩,简单倒卖就能获得很丰厚的价值。
而李孔明还是期望以平台的方法来打开俄罗斯市场,用Wish的模式,小红书的运营形态把中国的产品卖到俄罗斯。
2015年底,除去Dreamobi的核心团队,追盟又招聘了一批电子商务基因的团队,与俄罗斯当地的运营职员,仍然以追盟为公司主体,做了第2个项目BGlamor电子商务平台,全俄语界面,主要面向俄罗斯的女人用户,提供服装鞋帽、美妆、母婴等商品,瀑布流的图片展示方法,选择上以5-7USD物美价廉的产品为主。
基于获得国外用户的经验,BGlamor采取一些针对俄罗斯用户的市场方案,也确实有了一些亮眼的成绩。
BGlamor和俄罗斯最大的社交网站VK(原VKontakte)合作,用微博电子商务的打法,和俄罗斯当地的网络红人来进行产品的推广。
BGlamor上线前十天,分别获得俄罗斯谷歌 play 总榜第五,新产品推荐和上升最快双榜第一,三个月用户突破100万,季度销售额突破200万美金。
另外,BGlamor被美国孵化器500startups邀请参加孵化计划,入驻硅谷孵化器,同时获得后者12万美金的投资。
一个试图翻盘的团队,就像人头比落后,外塔被推时那样,小心地运营着兵线,力求反败为胜。
而有的时候,挣扎会有肯定成效,却改变不了失败的结局。
凭借一些热卖产品和当地化的运营方案,BGlamor在上线后获得了不俗的销售额和用户增长量,而量起来之后,创业公司很难解决的两个问题也暴露出来。
因为俄罗斯的特殊国情,部分物流周转需要近3个月的时间。
同时,俄罗斯的支付工具没普及,也不够健全。
当时俄罗斯没主流的支付工具,且主要基于PC端,一次付款操作需要多次跳转,BGlamor的用户点击付款后,成功率不到10%。
阿里进入俄罗斯,可以与当地合作建设仓储设施,而初创公司则很难自行解决。
因为物流与支付这两个基本的问题不可以解决,年初,李孔明和团队决定弃牌。
做电子商务之前,李孔明团队在Dreamobi项目上折戟,而公司账面上还有部分资金,急于找到一条的出路的李孔明团队,过分重视创业这件事,而忽略了商业的本质。
服务好顾客是所有企业的第一要点,而对于零售来讲,让买家便捷快捷地收到自己想要的产品,才是非常重要的。
我目前看来,这个转型从刚开始就是错的,李孔明日前谈起做BGlamor时提到,大家当时急于转型,急于证明自己,所以有的盲目地开启了一个新的项目,而目前开来,在俄罗斯做零售,拉一批货直接在当地卖就是最好的方法,而大家过于执着用平台化、用网络的方法去创业。
Ending从意气风发地回国创业,到项目停摆;从千万元筹资,到资金见底,3年时间,李孔明的这段创业经验被光环与阴霾交替笼罩,得意与落寞轮番上演。
然而,大家都非常了解,他的创业失败只不过无数倒下企业的冰山一角。
就仿佛一辆被丢弃的共享单车,被堆在单车坟场的边缘,才被你我所见。
所幸,李孔明在轻度的抑郁症后,已经从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。
在朋友的邀请下,帮忙管理其企业的部分事宜。
同时,李孔明也参加了真格基金的失败研修院,复盘我们的项目,筹备我们的下一次创业。
回到创业的本质,李孔明告诉创业邦,为解决一个具体且刚性的需要而存在的创业才是有价值的。
需要存在,那样就看创业公司能否找到出色适当的解决方法,只有这个公司能活下去,那样总有一天能找到理想的策略,而假如为了创业而创业,那样一旦遇见大的问题,开创者就会开始怀疑项目本身的价值。
判断一个需要到底是刚需还是伪需要,其实也不需要太复杂的辩论和说辞,做一个小范围的调查,同时用最小的本钱开发出一个demo版的商品进行试用,用户的反馈会对你说答案。